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节能环保>特别关注

国际油价跌势或延至明年但节能减排不能放松

发布时间:2014-11-18 来源:广东省清洁生产网

fiogf49gjkf0d

    通常在技术上避免对油价作出预测判断的国际能源署,在其月度报告中表示,国际油价低于每桶80美元已是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2015年仍有可能保持下跌态势。

  “我们对于市场供需方面的预测是,除非出现新的供给中断,油价下行压力仍将持续到2015年上半年。”国际能源署说。

  对于已经习惯了高油价的中国消费者来说,2014年的油价走势是一种惊喜——22次调价中,12次是下跌,其中自6月23日上调后,已连续8次下调,创历史记录,大部分成品油价更是回归到6元时代。

  我国于2013年3月底出台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按照新机制,国内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这意味着在新的定价模式下,成品油价格涨跌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看,短期内利空因素仍难扭转,不排除国内成品油价格会出现“九连跌”、甚至“十连跌”。

  当市场不再惊讶于油价“N连跌”时,也就意味着这种持续下跌成为一种新常态。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油价仍延续当前低迷走势不会出现反弹,那么,我们就需要认真思考该如何面对成为常态的油价“N连跌”。

  如果油价“N连跌”成为一种新常态,对中国无疑利大于弊。其带来的“红利”毋庸多言,从以原油为原材料的制造业如纺织行业,到油耗大的终端用户如航空公司、物流运输企业,再到广大私家车主,无不从油价下跌中受益。

  而且,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60%的中国来说,油价下跌可以大幅节约石油进口成本,也为扩大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机遇。有分析认为,中国进口石油费用由此将降低约3%,节约成本数千亿美元。

  然而,仍然需要警惕油价“N连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风险犹存,通缩隐忧开始出现。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进一步加大通缩风险。今年10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1.6%,继续徘徊在近五年的低位,而PPI已连续32个月负增长,这需要在下一步宏观政策调整中给予考虑,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前行。

  欧佩克将于11月27日召开的会议引起市场格外关注。市场期望在近期油价大幅下挫后,欧佩克采取限产保价的措施。欧佩克自2011年决定将石油日产量保持在3000万桶水平,这个限额一直维持至今。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油价连续下跌切不能让节能减排的“弦”放松。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决不能走回头路,应抓住当前较为宽松的能源供需环境,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我国经济迈向健康可持续的绿色增长模式。

上一篇:我国期待发达国家落实2020年前减排25%-40%目标 下一篇:节能减排“碳交易”驶上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