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为生物医药企业成长注入“精准养分”
发布时间:2025-07-29 来源: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
7月21日,由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办公室主办,“青苗护航”生物医药企业政策辅导座谈会在黄埔区新药申报服务中心成功举办。正大天晴、达冕生物、鵾鹏生物、循证医药、楷石生物等区内重点生物医药企业与区市场监管局、区投资促进局、区科技局等部门就产业政策、审评审批等新药研发转化核心问题深入探讨,不仅是政策与企业的“面对面”对接回顾,更是黄埔区为生物医药企业成长注入“精准养分”的阶段性总结。
筑巢引凤:黄埔生物医药的“硬实力”与“暖环境”
作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优等生”,黄埔区早已用亮眼成绩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轨迹。2024年,该区获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第5名,成功跻身全国第一梯队。截至目前,区内生物医药企业总量已突破480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28家、专精特新企业382家,20家上市企业占全市总量的74%,成为名副其实的“生物医药企业聚集地”。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发力。
广州国际生物岛
近两年发布的“美妆大健康产业10条”“新质生产力30条”“生物医药2.0”等政策,构建起覆盖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到市场拓展的全链条扶持体系——在研发端,创新药临床Ⅰ、Ⅱ、Ⅲ期研发费用获得专项支持,让企业敢投敢研;在审批端,通过“省区共建2.0”机制,全省首个省药监局审评认证中心综合性工作站落地运行,行政审批效率直接提速20%,让创新成果更快走向临床。
今年,为进一步打通产业发展“任督二脉”,黄埔区整合区市场监管局、区发展改革局、区投资促进局、区科技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多部门力量,成立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办公室,系统构建覆盖研发转化、临床研究、审评审批、项目引育、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此次“青苗护航”行动,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直面企业、直击痛点、直接服务!
青苗护航:三大目标打造“零距离”服务闭环
“企业的成长如同幼苗破土,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政策环境,更离不开精准滴灌的悉心呵护。”这是“青苗护航”行动的初心,更是黄埔区服务企业的承诺。
让政策找企业,红利直达快享。座谈会上,区市场监管局、区科技局、区投资促进局的负责人为企业现场解读“生物医药 2.0”“研发费用补贴”“审评审批绿色通道”等最新政策,把“文字上的政策”转化为“企业能懂的红利”。无论是产业化落地支持,还是研发费用归集范围、加计扣除比例,都在这里获得了权威解答。企业代表们纷纷表示,对政策的理解更加透彻,也明确了未来可以争取的政策支持方向。
让需求有回声,痛点一跟到底。座谈会现场,企业反馈了注册审评、检查核查、注册检验等与研发进度密切相关的难点问题。还有企业对产业用地供应政策翘首以盼,渴望了解厂房情况及配套条件。而对于研发投入大但销售收入低的中小企业来说,可申报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科技费用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座谈会上,区市场监管局针对快速通道申报、前置注册检验、绿色通道政策等提供一对一帮扶;区投资促进局围绕厂房用地疑问,为企业清晰讲解政策;区科技局针对研发费用申报困惑,开展专题辅导,助力企业准确申报。并为每家企业建立专属问题台账。会后,产业发展办公室立即牵头,开启“一跟到底”的服务模式。
让服务成闭环,多部门组团发力。生物医药产业涉及环节多、部门广,“单打独斗”难成事。生物产业办创新的“多部门协同服务”模式在此次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区各职能部门、生物岛集团、新药研发平台等单位组团到场,针对企业融资难、专精特新称号申报等问题,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在会后的跟进服务中,各部门继续紧密协作,确保政策支持无断点、服务覆盖无盲区。
展望未来,持续深耕,助力产业腾飞。本次“青苗护航”座谈会是服务企业的重要成果。未来将深化“青苗护航”行动,优化服务机制:精准收集企业需求,按发展阶段提供个性化方案,建立需求动态跟踪机制及时解新题;强化部门协同,完善联合办公机制,推动审批并联快办;加大政策创新,依托产业趋势和企业需求动态调整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从“生物医药 2.0”政策到“省区共建”审批提速,从产业发展办公室成立到“青苗护航”行动落地,黄埔区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用“真金白银”的支持、“真抓实干”的服务,为企业成长铺路搭桥。
(刘莉)
上一篇:黄埔区文化产业出海基地正式启用 将助力微影视“...
下一篇:广州开发区党工委 黄埔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