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合作树典范 链接全球启新篇——外国驻穗领团走进知识城 共绘国际合作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04-14 来源:广州开发区、黄埔区
中新广州知识城。李剑锋 摄
位于知识城南起步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李剑锋 摄
2025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5周年,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15周年。4月10日,“中新合作树典范,链接全球启新篇”为主题的2025外国驻穗领团读懂广州暨中新广州知识城15周年系列活动在知识城圆满举行。来自新加坡、巴西、德国、伊朗、俄罗斯、土耳其等30个国家驻穗总领事馆的代表,深入这座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通过“参访+对话”的深度体验,共同见证中新合作典范的澎湃活力,展望湾区枢纽链接全球的创新图景。此次活动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与新加坡驻广州总领事馆联合举办。
十五年匠心筑城:解码“知识”发展密码
此次领事团参访路线涵盖知识城的规划蓝图、智慧生态产业、中新合作标杆项目与国际科研平台,全方位解码知识城高质量发展十五载的创新路径。
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发展规划馆,领事团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实物陈列相结合的方式,系统了解这座规划面积232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城的蝶变轨迹。
乘借中国和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合作东风,如今,知识城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00多亿元,形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集群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成功打造了百济神州、小鹏汽车、粤芯半导体、视源电子等“中国智造”标杆,更吸引了星展银行、恩士迅、赛默飞、迈胜医疗、卡尔蔡司、宝洁等3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迅速成长为一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交通便捷、生态宜居、配套完备的现代新城,成为中国与世界开放合作的新典范、新桥梁。
在视源电子科技展厅,从全球领先的液晶显示主控板,到赋能智慧教育的交互智能平板,再到MAXHUB领效会议交互智能平板,这家黄埔本土培育的“独角兽”企业手握三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其创新实力让代表团频频点头。
2022年,视源股份在知识城新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仅用18个月就完成从动工到验收过程,不仅彰显了“开发区速度”,更极大增强了海外客户的信心,推动企业去年海外业务实现迅猛增长。作为全球液晶显示主控板龙头,该企业的“明星产品”MAXHUB远销澳洲、中东、东南亚、日韩、拉美等18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伊始,视源股份全球总部基地及智慧医疗项目在广州开发区破土动工,总投资5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营收)将达到100亿元。
中新合作结硕果:打造国际创新合作典范
知识城作为中新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汇聚了一大批中新两国及国际的优质企业,被誉为“新加坡企业来华投资首选地”“智慧城市方案及数字化技术的试验田”。
走进中新合作标杆项目——中新智慧园,园区聚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产业,已吸引入驻60多家高精尖企业及项目,包括新加坡能源集团、星展银行、恩士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家队”力量,以及来恩生物、新果科技、费雪派克等国际企业。
作为亚洲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被誉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数字银行”的星展银行,于去年8月,在广州试运营星展银行中国科技研发中心。星展银行将依托该中心,加速金融产业与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业态的深度融合,旨在利用大湾区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生态圈。
在产学研融合领域,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的落户为知识城再添一枚“智慧芯片”。尽管成立仅一年,该研究院已与14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功孵化11家聚焦智慧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潜力企业。通过构建“科研-转化-服务”全链条体系,研究院不仅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更吸引全球创新要素向广州汇聚,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注入澎湃动力。
2024年,穗新两地贸易总额155亿元,新加坡在广州新增投资企业107家,同比增长16.3%,实际使用外资2.1亿美元,同比增长1.6倍。
截至2024年底,新加坡在穗累计投资企业1098家,合同金额85.8亿美元,广州对新加坡累计投资企业95家,投资10.6亿美元。
15年间,知识城独具特色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生态犹如“创新雨林”,孕育了超过5万户实有市场主体,注册资本超7600亿元。
共话未来共赢发展:链接全球构建开放创新网络
据了解,广州连续8年被华南美国商会评为外商在中国首选投资目的地,现有超5万家外资企业扎根发展,其中在穗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362家,投资项目超2000个。
2024年,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445家,全国每新设7家外资企业就有1家在广州。
全市已形成6个产值超干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7个增加值超千亿元的服务行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万家,独角兽企业24家。
2024 年白云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均居全国第二;广州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居全球第五、第六;高铁班次、发送旅客量稳居全国第一。
当前,广州正围绕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计划用五年时间集中资源力量重点攻坚,奋力打造1个万亿级、4个5000亿级、4个3000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产业集群总规模超过6万亿。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是中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在中国 233 个国家级经开区中稳居第二,是广州的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湾顶明珠”。
黄埔有澎湃的创新动能,集聚以广州实验室、大湾区国创中心为引领的 1300多家高端研发机构、121个院士团队项目,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3000家,7家企业获评全球“独角兽” ,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强度达到6.8%,科创实力稳居中国经开区第一。黄埔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已形成汽车制造、新型显示、绿色能源、新材料、美妆大健康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高端装备、集成电路3大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工业实力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前三。同时,黄埔聚焦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前沿赛道,加速培育千亿级产业新支柱。黄埔有一流的营商环境,获批创建中国首个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改试验区、广东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区,营商环境连续5年排名中国国家级经开区第一。全区集聚外资企业超5200家,包括330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外资密集度全国领先。
作为中新合作的旗舰项目,知识城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持续深化创新合作,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为全球企业和人才投资兴业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携手共享“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