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为经济发展构筑“绿色通道”
发布时间:2013-07-03 来源:中国节能环保网
面对当前和今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受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严峻的现实,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记者日前从省有关部门获悉获悉,“十一五”以来,我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多管齐下,在全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呈现快速下降态势,“十一五”期间,全省以年均8.32%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持了年均13.4%的经济增长。
据悉,“十二五”我省以建立 “节能增效、低碳发展”长效机制为目标,力争全省万元GDP能耗水平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下降16%,促进全省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全省经济更加又好又快发展。
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 省统计局一份经济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1年我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分别下降 4.52%、5.39%、4.78%和4.06%,累计下降17.48%。目前,我省单位GDP能耗水平相对较低,处在全国较先进行列,2011年我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比全国水平高2.0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1位。
工业节能取得新进展
目前,我省工业能源消费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七成以上,达到76.1%,是节能降耗的主体。但报告调查发现,近年来我省工业经济虽然迅速扩张,但其能耗却没有同步增长。全省工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281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062亿元,年均保持了19.1%的较快增长;而工业能源消费量由6038.9万吨标准煤增加到8039.1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7.4%。工业能耗增速比工业增速要低11.7个百分点,四年间我省以年均7.4%的工业能耗增速支撑了工业经济年均19.1%的增长。 2008年至2011年,全省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9.92%、11.13%、12.94%和9.54%,累计下降36.95%。 2011年,我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比全国水平高6.1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中部第1位。
企业工艺水平不断提升
报告还指出,在全省监测的主要产品单耗中,我省有一半以上的产品单耗低于全国水平。与2007年相比,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明显下降,如原煤生产综合能耗5.8千克标准煤/吨,下降84.23%;水泥综合能耗80.58千克标准煤/吨,下降19.96%;铜冶炼综合能耗 345.43千克标准煤/吨,下降13.94%等。此外,2011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总投入量为9947.7万吨标准煤,能源总产出量为6589.2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效率66.24%,比2007年提高0.94个百分点。
淘汰落后产能显成效
近年来,我省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推进节能降耗、优化结构、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取得明显成效。报告调查数据显示,2007至2011年,全省共关停小火电机组33台、水泥270家、造纸16家以及一批炼钢、炼焦等小企业。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也为“十二五”调整产能结构奠定了基础。
此外,我省还建立了“全省节能预警晴雨表”的数学模型,及时对全省及各地节能目标完成形势亮起了趋势灯,充分发挥了统计预测预警功能。从2007年起,省政府还每年对各市政府、省直有关部门、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目标进行评价考核,建立节能工作约谈制度。及时加强督查和调控,倒逼地方加快结构升级,实现节能增效、低碳发展。